导读:一个来自勃艮第的法国人,带着美味的法国葡萄酒,在上海留下了一段爱恨情仇。
三年多前的一个晚上,在连续度过一段乏味又琐事缠身的时光后,为了散散心,我跟着朋友去参加了一场晚宴,地点在法国勃艮第香贝丹村中的一处古老的宅院中。宅子的主人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,还曾当选过勃艮第大区的议员,在当地德高望重。晚上的客人一共十来位,我们到的时候,主人正在门口和早到的客人聊天,笑容温文尔雅,虽然穿着随意的米色休闲西服,但一头灰中带金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颇有些乡绅的派头。
那天大概是餐前的香槟喝得急了点,之后的记忆有些模糊,只记得整晚都处于一种迷迷糊糊的喜悦状态中,月光下碎白石子铺就的庭院散发着柔美的光,细且高的大窗半开着,时不时探出一角白色的窗帘融入窗外墨色的夜中。我们在客厅中就餐,地道的勃艮第菜肴,每道菜配上一两种本地的佳酿,一位瘦高、腼腆的年轻钢琴家时而流畅地演奏一段古典曲目,时而略带笨拙地弹一段俚俗的祝酒歌,酒至半酣时,还时不时有衣冠楚楚的来宾突然和着琴声唱上一段,激起大家的一片掌声。
席间我和主人聊了一会儿天,话题大概是两国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以及诸色美酒。老爷子聊得颇有兴致,临别时还特意送了我一本他的著作,并当场写下一小段寄语。之后几年搬家数次,形色匆匆,这本书也被遗忘在了故纸堆中。近整理书架时偶然发现,随手翻阅,居然越读越是兴味盎然。
此书名为《勃艮第葡萄酒通用词典》(Le dictionnaire universel du vin de Bourgogne),顾名思义,是将与勃艮第产区和勃艮第葡萄酒相关的历史、文化、人物以及各种知识、信息全部整理成词条,然后编成这本包罗万象的大部头书籍。
作者在赠与我的书上签字留言
人在国外时常常会关注国内一些原本自己不感冒的东西,朋友们就总夸我“紧跟潮流”,对国内的当红炸子鸡,烂大街情歌和各种网络金句什么的都弄得门清儿。同时我们对外媒上如何评价也会格外感兴趣,相信出国的人都有这种体会。唉,这种身在异乡,怀揣一颗滚烫心的感受,你可懂得?
所以当我开始看这部《勃艮第葡萄酒通用词典》时,想也没想翻开的个词条就是“Chine”(),我很想知道勃艮第人是怎么说起的,不料竟让我了解到几段有趣的陈年往事。
词条中一开始就写到,随着十九世纪末定居在大城市中的法国人和英国人越来越多,的葡萄酒市场也初步显现出来。所以早的进口葡萄酒消费者就是这些旅居异乡的欧洲人们。一位居住在上海,名叫Michel Graillet的勃艮第酒商,曾在一份于1900年11月7日呈给第戎工商局的文件中大画美好蓝图,“目前(上海)有潜力的欧洲消费者已有12000人,而每年乘船至此的人数还要两倍于此”。
当时《字林西报》上刊登的白俄漫画家萨巴乔(Sapajou)的漫画
世纪之交的上海滩,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冒险家和赌徒,红着双眼,寻找一夜暴富的机会。其中大部分人都以失败告终,但也有少数几个幸运儿获得了的成功,其中就有一个名叫Félix Bouvier的法国人,中文名叫步维贤。因为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勃艮第人,所以也被收录进这本词典中。
关于他的生平,书中只有短短一句话:Félix Bouvier (1888-1963),出生于乎利村(Rully),在1920-1930年间,他是上海滩的赌王。这一小段话,激发我去寻找更多的资料,结果意外看到了一位大佬的上海往事。
步维贤于1918年离开一战后凋敝的巴黎,来到当时的远东大城市——上海,需找机会。这时他的身份只是一名普通的会计,刚来的几年事业发展不太顺利,作为上海人口中典型的“白相人”,热衷吃喝嫖赌的他总会入不敷出。
1921年,他终于抓住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,和几个法国同乡成立了一家投资银行——汇源银行(Union Mobilière),他发挥特长管理公司的账目。这家银行成了他发迹的起点。
1928年,他成功将爱好变为事业,召集了十余位股东,斥资百万银元之巨,建成了远东销金窟——逸园跑狗场(Canidrome),步维贤出任总经理。股东以法国人为主,幕后金主是财大气粗,与法租界权力机构——公董局也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万国储蓄会。
股东名单中还有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——黄金荣和杜月笙,这两位上海滩大“揸Fit人”不知道是不是以“技术”入股的,但据说所有的英国种赛狗,都是杜月笙一手包办走私进来的。这套股东阵容在法租界里足可以呼风唤雨,黑白两道通吃了。
跑狗场对外有另一个掩人耳目的名字——法商赛跑会股份有限公司,只不过这里每晚跑的是狗不是人,每当此时,可以容纳两万人的露天会场都会座无虚席,人声鼎沸,票据和钞票在赌客和掮客汗湿的手上不断传递,赌客的心情也随着狂奔的猎狗而跌宕起伏。